您好,欢迎光临广东尚尧律师事务所!
律师热线:
13129066665   0757-86237226
(刑事辩护、取保候审)


专业领域

电话:0757-86237226
传真:0757-86237225
手机:13129066665
   13106666110(刑事辩护、
   取保候审)
邮箱:shangyaolaw@foxmail.com
客服: 2622301781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
道南海大道北84号(悦汇广场B)
区南海越秀星汇中心写字楼六楼

业界要闻首页 > 业界要闻

以五个“注重”务实举措 助推新市民法援服务再升级

发布日期:2017-06-20 点击: 【字体:

       作为省非户籍常住人口融入本地基层治理试点,南海在加快非户籍常住人口融入方面不断大胆探索。今年以来,南海区司法局快速响应区委、区政府关于做好非户籍常住人口(新市民)融入工作的部署,研究出台《南海区2017年法律援助服务非户籍常住人口(新市民)行动方案》,以“司法先锋,服务为民”理念为引领,突出落实五个“注重”的务实举措,全面推动新市民法援服务更高效、更优质、更暖心、更多元、更便捷。


  一、注重创新普法,新市民服务更高效

  常态化开展法律援助服务新市民创新普法活动,现场提供劳动法律释疑、法律援助受理、代写法律文书和公证咨询等服务。一季度,区法援处联合各司法所共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1场次,派发宣传材料1400多份,活动注重成效,亮点突出:一是创新“疏导”型普法,如在九江开展以“法援新风尚,情暖新市民”为主题的服务新市民活动,在普法宣传现场引进法援社工,设立社工旁听机制,充分发挥社工疏导安抚作用。二是创新“间隙”型普法,如在九江创新“按需供给”的服务方式,开展“春风送暖·与法同行”主题普法活动,充分利用新市民办事等候的间隙开展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实现普法零距离。三是创新“案例”型普法,如在西樵开展“案例大家谈”全国法制宣传日特别版活动,采取案例演绎、观众互动、专家分析的模式,邀请到华南师范大学法律系叶辉华博士作为嘉宾,围绕日常生活、工作中常见法律问题与在场观众进行深入探讨,极大提高了新市民的兴趣和参与度。


  二、注重提升质量,新市民服务更优质

  坚持“四轮驱动”,高效打造法律援助“四大队伍”(法援骨干律师队伍、专家顾问队伍、值班律师队伍和联络员队伍)。着力驱动“双引擎”,进一步提升法援服务质量:一是强化法援骨干律师队伍管理。严格执行法援骨干律师动态量化积分管理和动态进出机制,强化质量管理,倒逼法援骨干律师提升服务。此外,坚持每季度开展法援骨干律师“特种部队”训练营,提升法援骨干律师服务新市民的水平。3月18日,市司法局法援处副主任余红为骨干律师授课点拨,重点解读新市民法援案件法律关系及办案注意事项,进一步拓展骨干律师专业知识。二是专家“问诊”疑难法律问题。“全部法援专家顾问+部分优秀法援骨干律师”组成“专家门诊”律师,每月两期轮班坐诊,解答新市民的各类疑难复杂法律问题。截至目前,四期的法援律师“专家门诊”服务新市民数十人次,妥善解决了多起劳动、工伤疑难棘手案件。下一步,针对重大疑难复杂的新市民法援案件,将探索组织相关专业的专家集中研讨,集众人智慧破解难题,充分发挥专家“智库”功能,为新市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三、注重全面援助,新市民服务更暖心

  着眼于新市民情绪疏导、心理支持及资源链接等多方面的需求,多层面、多渠道为其提供全面又暖心的服务:一是创新资源链接服务,对有就业需求、身体康复等方面资源链接需求的新市民,主动挖掘可供链接的各种社会资源;而对于家庭特别困难,判决款项难以执行的新市民,探索创新援助方式,挖掘更多的帮扶资源。如开展网络众筹,集社会力量帮扶受援新市民,解其燃眉之急。法援社工近期已成功通过微信众筹平台为一名困难受援人开展援助服务,共187人次参与捐款,募集到6040元。二是探索联姻社工机构,试点“法援—社工”服务互推。近期,已初步选定区内2家以新市民为服务对象的合作机构。下一步,将深入洽谈“法援—社工”服务互推合作事项,逐步建立新市民服务互推试点工作制度、合作方案,明确转介流程、转介对象和服务内容等,确保法援处与社工机构援助服务的无缝对接,为新市民挖掘更多的社工服务资源。


  四、注重搭建平台,新市民服务更多元

  坚持多方联动,先后与区、镇(街)人社局、镇(街)司法所、区总工会、民政局等部门开展座谈,收集听取各方对新市民法援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深入探讨如何挖掘更多元的新市民服务资源,开拓更多元的服务渠道。如,与区人社部门共同制定方案,通过在各镇(街)人社分局设立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法律援助联络点,前移新市民法律援助服务阵地。目前已完成五个镇(街)的设点工作,驻点律师共48人。一季度,联络点共服务新市民251人次,解答咨询162件,代书16件,调解40件,指引立案22件。又如,与区总工会就做好南海职工(新市民)法律援助工作达成了初步共识,一是搭建业务交流平台,实行职工(新市民)法援知识、职工制度互学共享,提高职工法援服务水平;二是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南海职工(新市民)法律援助讲师团,与区总工会、镇(街)工会、村(居)实行资源共享,开展高品质的普法讲座、法律宣传活动,实现优质高效的法援服务供给;三是搭建便民法援服务点,在新市民集中地设点摆放法律援助自助宣传栏,方便新市民获取最新法援资讯。


  五、注重运用新媒体,新市民服务更便捷

  借力新媒体的辐射效应,积极整合、运用各种新媒体开展法律服务,方便新市民零距离获取法律资源。一是整合自媒体线上法律服务,优化“南海公共法律服务”微信平台功能,方便微信“零基础”的新市民快捷进行法律查询、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专家门诊24小时在线预约;优化全省首创的“公共法律服务地图”,方便新市民一站式获取全区200多家法律服务机构的最新资讯。二是打造多媒体法援宣传平台,以微信自媒体为基础,搭建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多媒体宣传平台,采取专家访谈、法律解读、专题报道、以案说法等形式,数字化开展新市民法援宣传服务,提升法援宣传效率与效果。三是逐步探索线上服务新功能,通过在微信公众号设置“法援满意度测评”功能,方便受援新市民随时随地进行服务评价及服务监督。

  南海区司法局坚持以五个“注重”务实举措为抓手,稳步推进法律援助服务新市民行动,成效初步显现。一季度,共受理新市民法律援助案件126宗,受援人数233人,占总受援人数的83.21%,比去年同期增长3.2%。受援人回访满意度95.9%;接受新市民法律咨询共641件,占咨询总量的68.12%,比去年同期增长17.4%。咨询者回访满意度96.7%。南海区法律援助服务新市民系列行动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南方日报、珠江时报等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及时报道,同时也被区相关部门予以肯定,法律援助案例被作为典型样本列入区新市民办的《党建引领非户籍常住人口融入宣传方案》中,将在近期作重点报道。